经典案例
  • 生老病死是人类的轮回规律
  • 玄兀古丹,一个人元气磁场
  • 玄兀古丹,理法术明  使用注意事项
  • 中医兀古法调治国内首创通过手穴疗法
  • 水谷中的精微物质均赖脾胃运化功能

         相信大多数人都看过《我不是药神》,影片中有个场景让人印象深刻,警方追查“印度假药”源头时,一位慢粒白血病老太太对警察说:

我吃了三年正版药,房子吃没了,家人也被我吃垮了。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药,可你们非说这是假药。
        不吃药,我们就只能等死。我不想死,我想活着。

在重大疾病面前,最无奈的事莫过于此,明明有药可医,在经济上却无力承担。其实,还有比这更无奈的,那就是大多数重大疾病,医院也没有办法。


        1、现状:

       中国排在前三位的死亡原因:心脑血管、肿瘤、呼吸系统(慢性阻塞性肺疾病)

疾病死亡前五
中国每天有1万人确诊癌症,也就是说每分钟有7人确诊为癌症,每分钟有5人因癌症去世。

        这类疾病有共同的显著特点:不是突然发生的,只是突然发现的潜伏期长,爆发期短,到临床期,治疗成本高,预后差。年龄越大,风险越高。

癌症发病率随年龄指数型增长


       2、重大疾病预防的重要性

朋友因高血压引起主动脉撕裂的案例。三十多岁,高血压病史,前两年常规体检查出高血压,没有引起重视。一个多月前突然胸口疼,去医院检查发现主动脉内膜撕裂,急救缓解,前两天刚完成支架手术,从股动脉放了三个支架。

        这虽然是个例,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反思。人们已经习惯把健康交给医生,出现疾病才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。
        当今中国的70后和80后,三十到五十岁的年龄,工作方面可谓是社会的主力军;同时,上有老下有小,还要承担车贷房贷,可谓是家庭的顶梁柱。
       重重压力之下,我们个人的身体健康容不得有半点闪失,家里老人的重大疾病预防也是不容回避的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   顾总妈妈的案例,突发性脑出血,通过绿色就医通道,及时挽回了生命,附一院手术,长海医院做康复,花费好几十万的同时,两兄弟日夜陪伴,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。
    

卫生部部长陈竺:“医院只是维护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”,预防大于治疗。

2021030718312526-1.jpg     3、如何降低重大疾病风险

整体思路很简单:检测,预防,治疗。

       先说检测,目前中国每年做常规体检的人只有27%。常规体检只是最初级的筛查,对于重大疾病的预防远远不够。一方面是体检套餐的选择缺乏专业指导,另外一方面报告的解读太粗浅,一般人不会引起重视。

        这类疾病是多因素导致的,包括遗传、环境、饮食、生活方式、疾病史等等。想要针对性筛查出重大疾病风险,必须要有专业人员科学评估,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健康体检方案。所以,真正科学有效的健康体检,一定是个性化定制的。

        健康体检报告的解读,只是看箭头和结论这么简单吗?显然不是,健康体检的目的是为了早筛重大疾病的风险,从而针对性的预防或进一步诊治。

        例如,世界统一标准,空腹血糖等于或高于7.0mmol/L,或餐后两小时血糖等于或高于11.1mmol/L,即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。

如果一个人空腹血糖去年体检是6.5,今年体检是6.8。就能代表他没问题吗?

        所以,体检报告的解读,是从变化中找到规律,推断出风险,然后给予合理有效的健康干预方案。

我们普通老百姓没有受过系统的卫生保健相关的教育,面对社会上纷繁复杂的养生保健知识,无法辨别真伪。
        往往病急乱投医,最后落得人财两空。

说到预防。有效的干预方案,一定不只是吃吃保健品那么简单。是要根据对方的环境、饮食、生活方式、遗传或疾病史,结合健康体检报告进行综合评估以后,科学制定。


        例如:糖尿病高风险人群,科学的饮食方案结合合理的运动处方,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甚至缓解。

再完备的预防措施,也不可能完全避免疾病的发生,因为人的衰老是不可逆的。

        得了疾病,尤其是重大疾病,如何找到合适的医院和医生,科学就诊,又是一门学问。

真正的重大疾病预防,一定需要专业的个性化订制。需要专业的健康管理顾问和我们自己主动健康,积极配合才能够达到。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 好消息是,随着科技不断进步,基因技术,人工智能,大数据分析不断应用到医疗领域,重大疾病会不断被攻克。

我国著名的肝胆外科之父,吴孟超院士提出的白泽计划:

未来十年,让60%实体肿瘤消退,让60%中国老百姓用得起新技术;未来三十年,使人健康快乐活到120岁。

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主动健康,积极预防,降低重疾风险,健康快乐活下去。

全国健康热线:400-6600-665